“骨折急救知多少”主题活动:守护童真,筑牢应急防线
儿童安全,是成长路上最不容忽视的底色,而骨折预防与应急处理,更是守护童年的关键拼图。查询近年数据发现,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中,因玩闹、意外摔倒导致骨折占比超60% ,看着一个个因骨折受伤的案例,一场守护童真的行动亟待开展。2025年7月15日,盘香沟社区里,首场围绕“骨折应急知识普及”的主题活动由南通大学医路同援社会实践团队温情启幕;2025年7月17日,易家桥社区活动中心,第二场知识传递接力开展,两场活动以知识为笔,为孩子们绘制安全成长地图,也让应急救援的理念,悄然融入日常,成为守护童真的坚实力量。
图为团队成员讲解出血类型的识别
活动现场,南通大学柳叶刀临床技能协会医路同援社会实践团队的临床249班石涵钰和临床243班陈闻悦同学化身“安全引路人”,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,深度拆解骨折成因——从奔跑嬉戏时的意外碰撞,到运动中防护不当的潜在风险,用“小朋友在操场追逐摔倒”“跳绳时崴脚引发骨折”等生动案例,串联起专业知识。
图为团队成员讲解骨折固定
医路同援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同步开启“实践课堂”,以情景模拟搭建学习场域,社区小志愿者扮演“受伤小伙伴”,逼真呈现“摔倒致手臂骨折”“运动扭伤脚踝疑似骨折”等场景。互动问答环节更是热闹,“骨折后能不能揉一揉”“怎么用围巾、书本做临时固定” ,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抛出,孩子们踊跃抢答。
图为志愿者演示骨折包扎方法
这两场活动,远不止是骨折应急知识的传递,更是应急救援“预防为先、关口前移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从校园小课堂的知识播种,到社区活动的理念延续,我们以每一次科普为砖石,搭建起守护生命的防线。让应急意识从孩子传递给家庭,从校园、社区辐射向社会,逐步成为全民共识,助力构建更安全、更有温度的社会环境——这,正是活动于细微处彰显的深层价值,也是我们以知识守护童真,以行动响应时代的初心与使命 。
图为活动合影